剪纸艺术起源于中国,据史书记载,早在未出现纸张的时代,人们就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到了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描述了剪纸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宋代时,剪纸艺术逐渐成熟,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广泛应用于各种民俗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课程的主要内容:
1.剪纸历史与文化:了解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感受剪纸背后蕴含的文化信息和价值。
2.剪纸艺术欣赏与创作:欣赏各类剪纸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创作。
3.剪纸技术与实践:学习基础的剪纸技巧,掌握如何运用刀具进行艺术创作特别是正统控刀、运刀技艺的掌握,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剪纸技术。4.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将剪纸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如装饰、礼物制作、节日庆祝等,提高生活的艺术品位。
辛彦玲,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入选第三届山东省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师资库市级专家,现受聘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开放大学,任剪纸班教师。近年来先后在各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举办公益讲座360余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剪纸作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在2018年石雀故事平台被评为“最有热度”的传统技艺。并多次获社区建设“公益之星”、最受欢迎的“守艺匠人”等荣誉称号。